覓櫥·打造社區智能化生鮮新零售生態系統
199-0334-9889
發布時間:2019-12-03 作者:
商界有句俗話:地鐵一響,黃金萬兩。關于地鐵自動販賣機的可行性分析,看了就明白了。
提起地鐵商業,人們首先會想到地鐵站廳。在站廳公共空間設置的商業零售點,通常以銷售便利性商品為主。商業零售點——自動販賣機通常設置在出入口附近。
其實,地鐵商業更多體現在其連接的商業綜合體上。在各大城市的商圈、地鐵試運營已成為商家宣傳營銷的“殺手锏”,占盡“坐著地鐵去購物”的優勢。畢竟地鐵有充足客流。
地鐵雖能為商家帶來客流,但未必能使其銷售額增加,這已在業內達成共識。地鐵每天客流量基本都集中在上下班高峰,人群流動性比較大。成熟的商業區周邊人流較旺,但路過、中轉的占多數,專門乘坐地鐵購物的目的性消費不強;在一些住宅區集中的站點,多為周邊居民和辦公人群,消費意愿也不明顯。
因此,如何將人數優勢轉化為效益優勢,成為各地鐵站周邊商家關注的重點。一些在地鐵出入口一側安裝了自動扶梯,方便乘客進入售賣區。同時,自動販賣機還調整了商品陳列位置,將食品集中在地鐵出入口附近,主要滿足地鐵客流對便利性商品的需求。
商家對地鐵的期待在情理之中,但也應理性對待。其實地鐵商業絕非是只要地鐵路過,就能盆滿缽滿。比如廣州天河城是全國地鐵商業的代表,曾吸引全國各地的地鐵商業建設者前去考察,但真正能復制其繁榮的幾乎沒有。這與天河城本身調補了其區域本身的商業需求相關,同時,“連接”也是一門很大的技巧。
如何把地鐵客流鎖定到地鐵自動販賣機上,雖然看似個簡單命題,但卻需要成熟的運營團隊在業態組合、營銷手法、品牌布局、‘動線’設計等方面進行創新。對地鐵商業來說,并沒有現成的經驗可循,還需要不斷磨合、探索,找到適合地鐵人群的地鐵商業套路。